一口好牛排 一份心感動座落於民生路與中華路的新國際西餐廳是我們從小到大,只要有節慶的日子必訪的餐廳之一。現在新的餐廳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但是老餐廳就是有一種無可取代的媚力,久久就會想回來看看,就像是回到家一樣的親切與懷念。 還沒推開門就會被這個銅把手所吸引,銅是所有金屬裡最接近人體特性的一種物質。用金的太俗氣,用鐡的又匠氣,唯有銅最令人感到有溫度,而且久摸之後,它的光澤反而更亮,老店就像銅一樣,歷久而彌堅。 入門馬上就可以看見由2隻人魚共同托起來的藝術品,人魚藝術品在國外,尤其是歐洲非常盛行,但在台灣就比較少見。1公1母人魚像是在水面跳著迎賓舞歡迎客人入場。 上樓梯兩旁的老照片紀錄新國際的經營歷史,50幾年的歲月,其實也是我們的成長縮影,小時候跟著爸爸媽媽來用餐,現在則是我帶著小孩來用餐,這種感覺就像是一種傳承。 順著彎延的樓梯上2樓,突然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2樓的用餐區域像一把扇子展開環繞著民生路與中華路,靠窗的位置皆能享受戶外的美景。 2樓的用餐空間非常舒服,加上寬敞的落地窗,視野遼闊,民生路上綠意盎然盡收眼底。坐在重新整理過的法國椅上,椅子的包覆性穏穏的接住身體,令人安心,每一桌的桌距不用擔心隔壁桌可以聽到談話。 除了有View的靠窗座位之外,這裏也有提供包廂,大包廂可以容納20~30人,小包廂大約8人。 純牛皮的menu特有不同的質感,精細的字體烙印在牛皮上,有種粗獷卻又穏重的美國西部牛仔風。厚實的menu像是在宣告這是家有份量的餐廳,兩端的皮繩雖然交織出歲月的痕跡,卻也訴說著它的歷史。 目前餐廳提供二種形式的用餐,一種是平日(星期一~五)中午的商業午餐,是排餐+自助沙拉吧,另一種是平日(星期一~五)晚上及假日整天的套餐。商業午餐提供的自助沙拉吧,雖然是屬於吃到飽的形式,但餐點並不會因為是吃到飽而降低品質;晚餐的套餐屬於正統式的西餐,由服務人員一道一道送上,享受精緻的服務! 開胃沙拉,幾個月就會變化不同菜色,時令海鮮搭配季節時蔬,挺開胃的。早期的新國際比較偏美式風格,餐點屬於大份量,而第三代的老闆則慢慢加入歐系元素,除了餐點好吃之外,視覺效果也有不同的呈現。 洋蔥湯是來新國際必點的經典菜色,出餐前先烤上一層膜將洋蔥湯的香氣包覆著,當湯匙將膜弄開時,洋蔥湯的香氣順著熱氣直撲腦門,每一匙的入口都可以吃到小段的洋蔥以及洋蔥特殊的鹹甜香味,這就是一碗扎扎實實的功夫湯,總是令人回味再三。 厚切的牛排搭配上滋滋作響的鐡板,這就是我們最熟悉且懷念的牛排。每次鍋蓋一打開,牛排在鐡板上滋滋的聲音就會不自覺的想起父母帶我們來吃牛排的美好回憶。富含肉汁的厚切菲力配上香氣十足蒜頭也是一絶,再沾著餐廳特調的醬汁,堪稱人間美味! 除了招牌的牛排之外,新國際也有提供其它主食,例如戰斧豬排、德國豬腳…,海鮮也有像龍蝦、深海圓鱈、海大蝦…,種類非常多樣。 如果有吃素食的朋友也不用擔心,這兒也有提供蔬食套餐。 雖然已經是56年老店了,但是生意依然很好,中間穿黑色西裝的是老闆,會逐桌跟客人致意。在我還是小朋友時,老老闆就會到我們桌前跟爸爸媽媽寒暄,現在換小老闆當家依然把客人當家人噓寒問暖,我想這也是新國際的一個特點。下次如果有經過新國際西餐廳,不妨也進來感受一下。
|